|
音乐知识纳入中考!音乐课怎样上?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最近印发《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 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》和《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意见》中指出:2022年,要把中考体育的分值提高到与语文、数学、英语同等分值。美育(音乐、美术等)也要逐步进行中考。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指示精神,结合当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,笔者在此谈谈音乐课堂教学的认识,也可以称作音乐课堂教学策略,供各位音乐教师参考。 中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,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。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。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,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,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。 当前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里手段之。音乐课堂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。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,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,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为目的和单纯知识、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,应注重以下教学策略: 一、 以乐辅德。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,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、优美的旋律、丰富的和声、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,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,震撼学生的心灵,对学生的情感世界、思想情操、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。 所以,学校音乐教育能以乐辅德。如教唱革命历史歌曲《义勇军进行曲》、《长江之歌》等,能使学生爱憎分明,能唤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和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;教唱叙事歌曲《军民大生产》、《读书朗》、《歌唱二小放牛郎》、《小卫士赖宁》等能激发学生要劳动、爱学习的热情,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,能规范学生行为习惯,净化学生的心灵。 二、以乐促智。 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,古今中外许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、爱因斯坦、卢梭、歌德、列宁等大都酷爱音乐,可以说音乐对于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。 学校音乐教育不仅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,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,并且可以乐促智,让他们的智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,诸如思维、想象、情感体验、审美感等。如音乐欣赏和唱歌时,学生会产生注意、记忆、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,这能促进学生注意力、记忆力,想象力的发展。 在器乐演奏中,学生手、脑、眼、耳并用,这能极大地开发他们的智力,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。 三、以乐怡性。 音乐具有形象性、情感性、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。它主要是在音的运动与结构中让人们感知美、享受美。学校音乐教育应注意抓住音乐的基本特征,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, 做到以乐怡性,让他们欣赏、感受、体现、创造音乐的美,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,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。 如欣赏古曲《春江花月夜》才使学生联想到平静的江水,皎洁的明月等鲜明如画的音乐形象;欣赏名曲《二泉映月》可使学生产生愉忙忙碌碌、兴奋、痛苦、哀伤等不同的情绪变化,体会到作者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里追求光明、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:欣赏中国少儿广播台唱团演唱的《摇篮曲》、(鳟鱼》等名曲可使学生产生一种“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”的愉悦心情。 长期经过音乐陶的学生,其性情、精神、气质以及思想意识、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,这种变化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,具有牢固的稳定性,能让其生获得健康的心理、良好的行为习惯。 因此,学校音乐教育应以有人教育为宗留,努力做到以乐辅德、促智、怡性,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。 音乐课程的教学策略,应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,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,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,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,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,提高音乐文化素养、丰富情感体验,陶冶高尚情操,这些也正是音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。 上一篇音乐测评工作流程下一篇青春期的你 与父母如何相处 |